智驾普惠叠加政策驱动 新势力车企首季重构竞争格局
本报记者 刘 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季度销量数据已出炉,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小鹏汽车稳居新势力车企首位,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分列第二、第三位,车企销量分化情况进一步显现。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智驾普惠理念的深入人心,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高。
对于一季度市场表现,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汽车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企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市场竞争环境的优化,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与发展空间得以扩大。此外,今年继续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扩大了受益群体,有效推动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
新势力车企位次洗牌
今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凭借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投入,以9.4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31%的成绩高居新势力车企榜首。其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的成功,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胜利,更是技术普惠战略的有力证明。通过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10万元级市场,小鹏汽车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只属于高端车型的局限。这一策略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用户,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理想汽车则以其独特的增程技术和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赢得消费者青睐。理想汽车以销售9.2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5.50%的成绩,紧随小鹏汽车。零跑汽车以“高配低价”策略成功突围,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今年一季度零跑汽车实现销量8.76万辆,同比增长162%,居第三位。
除了上述几家企业外,广汽埃安、小米汽车等也展现出不俗的实力。今年一季度,广汽埃安实现销量6.93万辆。小米汽车作为跨界造车的新玩家,实现销量超6.90万辆。深蓝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8.83%至6.77万辆。昔日新势力王者蔚来汽车则略显落寞,一季度实现销量4.21万辆,同比增长40.10%。未来,蔚来汽车需要进一步调整战略,加大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重新找回市场活力。
此外,极氪品牌实现销量4.14万辆,同比增长25.23%。东风岚图、阿维塔分别实现销量为2.60万辆和2.45万辆,同比增长59%和68.59%。
汽车产业重构竞争格局
作为2025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智驾平权”正引领着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
华为、小鹏汽车、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纷纷宣布高阶智驾功能“标配化”,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技术如今已下探至更广泛的市场。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更是让“智驾平权”从口号变为现实。消费者可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便捷与安全,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购车意愿。
“以前我们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来衡量行业发展的速度。从今年起,我们应该用高阶智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月10日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元年。
与此同时,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实施也为汽车市场的增长注入新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3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这个资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其中2月份同比大幅增长26%。
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方面,头部车企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另一方面,合资品牌则面临着燃油车市场萎缩和转型压力加剧的挑战。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及智能化转换窗口,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并在高端汽车市场持续扩容。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车的销量将持续增长。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利好因素让消费者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智能驾驶技术提升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以旧换新政策则让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换新车,提升消费者的整体体验。
张翔预计,未来几年内,汽车行业将会面临价格战和竞争加剧的状况,以求达到市场格局的稳定,规模经济效应与采购成本优势将使头部企业更具竞争力,而小企业和尾部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