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无处可躲!美股暴跌两日,六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事情发展太快,很多人感到困惑、恐惧和愤怒”

栏目:热点快讯 日期: 作者:seo998 阅读:6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关税落地似乎让经济衰退近在迟尺,市场恐慌情绪达到疫情以来最高点。即使是华尔街的资深人士也感受到了这一时刻的压力,这可能是市场多年来最动荡和最不确定时期的开始。

美国股市在过去两天经历了一场史诗级崩盘,六万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各类资产“无处可躲”,就连黄金等避险资产也难以幸免。对于华尔街来说,本周一开始是关税落地前的焦虑,最后演变成了恐惧。

截至隔夜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暴跌。道指一日狂泻超2000点并进入调整区间,标普跌近6%创五年最大跌幅,纳指一周跌10%并进入熊市。

与此同时,追踪美股科技股、银行股和小盘股的几个华尔街主要指数均进入所谓的"熊市"领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五下跌5.8%,已较12月中旬的历史高点下跌22.7%。追踪科技巨头"MAG 7"的指数自周四就已进入熊市,现已从去年平安夜的峰值下跌超过25%。

无处可躲!美股暴跌两日,六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事情发展太快,很多人感到困惑、恐惧和愤怒”

关税落地似乎让经济衰退近在迟尺,市场恐慌情绪达到疫情以来最高点。大家甚至已经难以想象一个月之后的世界该如何运行,对一年后的经济更是茫然不知所措。

即使是华尔街的资深人士也感受到了这一时刻的压力,这可能是市场多年来最动荡和最不确定时期的开始。

“找不到任何正面消息”、“客户都非常紧张”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表示:

市场上有很多人感到困惑、恐惧和愤怒。

Siebert金融公司首席投资官Mark Malek表示,周五早上客户电话不断,大家都在担心周四的暴跌。

他们找不到任何正面消息......就连最看多的经济学家也对这次关税转而悲观。

很多客户都非常紧张。我们一直在提醒他们专注长远。

EP财富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Adam Phillips早在年初就提醒客户,继标普500连续两年大涨后,2025年可能会比较震荡。但即便如此,他也未曾预料到这次的大跌。本周他赶紧录制了一段视频安抚客户:不要冲动行事:

我们以前几乎从没这样做过......情况发展太快了。

Ritholtz财富管理公司首席市场策略师Callie Cox形容: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自我引发的呕吐期,这是我能想到对本周情况最贴切的比喻。

避险资产也不再安全

传统的避险资产也未能幸免于难,尽管投资者在市场动荡中继续寻求政府债券和黄金的安全保障,但情况并不乐观。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4%,创下自8月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表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

无处可躲!美股暴跌两日,六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事情发展太快,很多人感到困惑、恐惧和愤怒”

更令人担忧的是,黄金期货在本周早些时候创下历史新高后,周五却下跌2.7%至每盎司3012美元。与此同时,油价暴跌至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在特朗普宣布关税计划后的两天内,美油暴跌近14%。

而原油市场的异常动荡,正迫使能源交易员不得不放弃他们用于预测油价的常规定价模型。

能源交易公司Ritterbusch & Associates在周五发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供需数据表明油价已跌过头,但即便是这些指标,以及全球油价之间的传统关系,此刻也无法作为参考。他们警告称,油价可能会进一步暴跌,而即便汽油价格便宜:

预测价格底部将非常困难。

恐慌情绪达到疫情以来最高点 美联储紧急表态

华尔街的恐慌指标闪烁着警告信号。据道琼斯市场数据,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飙升至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

无处可躲!美股暴跌两日,六万亿美元“灰飞烟灭”,“事情发展太快,很多人感到困惑、恐惧和愤怒”

全球银行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更加悲观,许多人上调了他们的衰退预期。摩根大通的一组经济学家将全球经济衰退的概率从40%上调至60%。

交易员已经增加了对今年降息的押注,预期联储将在经济初现疲态时出手。在周五的讲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央行将能够应对特朗普关税带来的任何影响,以防止一次性价格上涨演变为持续性通胀。

全球市场同步下跌,IPO市场戛然而止

股市的暴跌似乎也关上了IPO的大门,票务市场StubHub和"先买后付"金融科技公司Klarna都推迟了他们的IPO路演。

海外市场也同样遭受重创。日经225指数周跌幅达9%,而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暴跌8%。两个指数都创下了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周百分比跌幅。

这一波系统性市场动荡显示,投资者正处于极端恐慌状态,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将持续更长时间,直到市场重新找到平衡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