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消费内生动力持续修复 机构看好消费股趋势性行情

栏目:热点快讯 日期: 作者:seo998 阅读:1

● 本报记者 葛瑶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资金“高切低”轮动效应推动下,近期A股、港股消费板块全线上扬,北向资金提前埋伏,资金持续加仓相关ETF。从一季度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内生动力持续修复,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提高9.1个百分点。

机构人士认为,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正迎来“避险防御+趋势反转”的双重配置机遇。

多路资金流入消费板块

4月15日,大消费概念持续活跃。A股日用化工指数涨3.53%,成分股洁雅股份20%涨停,两面针、瑞贝卡等股涨停。此外,软饮料、休闲用品、家用电器等概念板块均涨逾1%。

港股消费股同步上行。香港耐用消费品指数攀升逾3%,潮玩行业泡泡玛特、布鲁可分别上涨3.52%、2.96%。食品饮料板块多只个股飙涨,周黑鸭涨逾7%,正味集团涨逾5%,雨润食品涨逾4%。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消费产业首席分析师姜娅认为,近期消费板块回升有四大原因:一是美国对华关税再升级,国内启动内需应对外部冲击迫在眉睫。二是外需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稳资产价格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三是消费韧性显现,发出企稳信号。四是资金轮动下“高切低”,在过去四年经过深度回调,以A/H消费股为代表的低估值低预期,且存在业绩拐点兑现的“避险防御”资产预计将会得到资金的偏好。

资金流向显示,主要消费ETF近一个月吸金超30亿元,资金借道ETF持续流入该板块。据数据,截至4月14日,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近一个月来净流入超18亿元,景顺长城恒生消费ETF、广发恒生消费ETF分别获得超6亿元、3亿元的资金净流入,富国中证消费50ETF、银华中证港股通消费ETF等多只产品同样有过亿资金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一季度重点布局了A股消费板块。天风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北向资金主动加仓两类主线。一是科技方向。天风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政策研究院院长吴开达称,这类方向股价表现亦亮眼,属于顺势加仓行为,比较符合预期。二是消费方向,包括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等。吴开达认为,消费板块一季度股价表现稍弱,但北向资金依然呈现逆势加仓行为,或更需要引起重视。

政策组合拳激活消费潜能

近期,政策端多项消费利好密集释放。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提振和扩大消费三年行动方案》,围绕消费回流能级提升行动、旅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传统消费惠民行动、消费新场景培育行动等9个方面提出35条措施,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此前,商务部和国家卫健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培育和发展健康消费领域新质生产力,提升健康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从数据来看,随着各项政策加力显效,我国消费市场第一季度数据亮眼。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20.0%,比前两个月高出4.7个百分点,线下消费加速回暖。国家信息中心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8.3%,较上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14.5%。线上方面,一季度网络零售额同比上升9.0%,其中3月同比增长32.3%。

机构预判趋势性行情可期

尽管短期市场波动犹存,但机构对消费板块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形成共识。中金公司研究部国内策略首席分析师李求索认为,“对等关税”冲击下,全球贸易体系迎百年变局。整体而言,中国资产短期相比全球股市具备韧性,中期机会大于风险,若政策应对得当,市场风险溢价有望继续好转,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配置层面上,短期配置以稳为主,红利低波股票或相对占优,受益内需政策发力的消费和投资板块短期也有交易机会。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

“长期看,震荡期也是布局时点。”中信建投资深策略分析师夏凡捷在研报中表示,美国面临债务压力和潜在的经济衰退风险,这可能导致美元资产在未来面临困境,中国资产则可能趁势崛起,尤其是在新消费和AI领域,为长期布局提供了机遇。

具体来看,太平洋证券认为,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低位内需板块的情绪修复,食品饮料板块表现相对抗跌,尤其是乳品、零食、调味发酵品等子板块领涨。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