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中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本币结算取得显著进展
将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中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的经营主体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结算营造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人民银行立足跨境贸易投资实际需求,积极与马来西亚、柬埔寨开展金融领域合作,双边本币结算取得显著进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13年保持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和重要旅客来源国。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柬埔寨国家银行的沟通交流与货币合作,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推动双边本币使用。
其中,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经贸联系密切,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了解,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后双方多次续签协议并扩大互换规模,支持维护两国区域金融稳定,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2014年,两国央行签署在吉隆坡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次年授权中国银行(马来西亚)担任吉隆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支持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密切合作和政策支持下,中马双边本币结算业务快速发展。
2017年,我国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柬埔寨瑞尔区域交易,形成本币直接交易汇率。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签署在柬埔寨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授权中国银行金边分行担任柬埔寨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进一步便利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多年来,中柬本币使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跨境结算规模增长迅速。
双边本币结算为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提供了便利、友好的环境。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4年,中马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超3000亿元,在全部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二位,同比增速达29%;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16%,占同期中马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为24%。2025年一季度,中马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27%。
柬埔寨方面,2024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约200亿元,同比增长1倍;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0亿元,同比增长32%,占同期中柬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为9%。2025年一季度,中柬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5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13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为中国与马来西亚、柬埔寨的经营主体开展跨境贸易投资结算营造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进一步深化区域金融合作,推动经贸往来持续繁荣,携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