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快讯

“反内卷”升级下,股市影响几何?

栏目:热点快讯 日期: 作者:seo998 阅读: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哪些行业有望打破内卷困局?

  近期,市场对“反内卷”的讨论颇多,券商密集发布研报,解读“反内卷”升级情况,以及对股市影响几何?

  这些讨论源于7月1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6大举措,包括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回顾政策演化脉络,可以看到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决策层对内卷形成的原因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反内卷’的清晰路线图。”申万宏源研究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陆灏川说。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认为,当前部分行业存在的“内卷”情况,与2016年前后供改的时期有所不同。此次整治内卷聚焦的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新兴行业,产品和服务都存在一定异质性,快速去产能将对产业链以及消费者都带来更大影响,更好的方法是“标本兼治”,“标”是约束企业无序价格战,“本”是要破除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

  关于“反内卷”对股市的影响,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市场对“反内卷”的形式和力度存在观望期,未来行情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情况。

  哪些行业有望打破内卷困局?

  “反内卷”政策演进呈现阶梯式升级路径,这背后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升级措辞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强调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截至2025年5月,PPI已经环比32个月负增长,仅次于2012年~2016年供给侧改革前的情况。因此不难理解本轮‘反内卷’为何上升至如此高度。”陆灏川称。

  就宏观经济层面而言,宋雪涛称,“内卷”环境下,企业争相非理性降价,导致通胀下行压力,更造成“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居民收入降低-消费支出减少-价格进一步下跌”的螺旋反馈,对宏观经济和各个部门都有不利影响。因此,综合治理“内卷”、依法依规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是打破通胀下行压力、推动经济循环回归上升螺旋的必要举措。

  在产业发展层面,“‘内卷’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企业参与‘内卷’又要寻求压缩成本,导致行业发展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压降研发支出、降低商品和服务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与高质量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宋雪涛称,因此,有必要约束低效低质的“内卷”行为,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优质产品吸引市场,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反内卷”的路径,宋雪涛认为,更好的方法是“标本兼治”。“标”是约束企业无序价格战,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及时监测和干预,防止行业陷入低价低质低效竞争,这是短期可采取的措施。

  他同时称,“本”是要破除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前者着力于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防止企业用不合格的质量换低价格;后者着力于约束地方政府补贴行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地方财税和金融资源被空耗于低质量内卷,完善经营主体退出机制,降低产能退出对地方、产业链和消费者的影响,这是中长期“反内卷”的必经之路。

  那么,接下来,哪些行业会率先打破内卷困局?国泰海通资产配置团队认为,第一,新能源:从价格绞杀到技术竞合。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最为触目惊心,政策组合拳包括设定研发强度门槛、头部企业联合减产30%、设定组件最低限价;技术迭代成破局关键,钙钛矿叠层、BC电池(效率27.4%)等高端技术推动差异化竞争;新能源汽车方面,政策引导从价格战转向技术竞合,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成为新赛道。第二,传统周期:供给侧改革2.0,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5.1%,尾部企业现金流濒临断裂;水泥建材产能利用率仅50%,但区域整合加速推进。第三,消费制造,品质突围。生猪养殖方面,调减能繁母猪100万头,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降低养殖成本,弱化“猪周期”波动。

  对股市影响几何?

  “反内卷”影响到股市,有望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2016年供改聚焦于上游原材料行业,去产能涨价后,上游利润改善强于中下游。此次综合整治内卷聚焦于部分下游新兴行业,如果能稳定价格、推动部分产能退出,将有利于相应行业利润改善,但可能会减少产业链上游需求。”宋雪涛称。

  他同时称,长期来看,能有效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降低地方补助依赖度、调节上下游关系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对于股市的影响,国泰海通资产配置团队认为,当前股市反内卷行情仍处初期阶段,参照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将经历三阶段演绎:一是政策预期驱动(当前),减产、限价等政策信号触发估值修复;二是产能出清验证(2025下半年),行业集中度、产能利用率数据改善;三是盈利弹性释放(2026起),龙头议价权提升带动利润率跳涨。

  “在此背景下,权益资产配置需紧扣供给侧优化、技术壁垒提升、增量市场开拓三大逻辑,把握政策驱动的结构性机会。”国泰海通资产配置团队认为,可以关注供给侧优化聚焦产能出清充分的周期与制造龙头(水泥、钢铁、建材、锂电、风电),技术壁垒提升押注技术迭代驱动的差异化竞争(光伏、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开拓的品牌出海(家电、新能源汽车)。

  国泰海通资产配置团队认为,股市此轮行情的高度,终将由供给侧的收缩力度与技术迭代的速度共同丈量。从“卷价格”到“卷价值”,从“卷规模”到“卷技术”的转型,有望催生中国股市新一轮的结构性牛市。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吴开达认为,反内卷行情如果发展顺利,可能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政策催化下的预期(幅度可能较小),第二段定价资源品价格上涨,第三段定价资源品高价横住的时间。目前投资者或预期类似2016年~2017年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资源股行情,但是目前行情尚在预期阶段,后续仍需观察政策落地和产能出清情况,如果没有真实的出清,行情可能不会有后续两个阶段。

  “与历史上相似,由于牵扯各方利益、落实难度较大,本轮市场对于‘反内卷’的形式和力度也存在观望期。”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行情斜率的提升还需要看到类似于历史上“壮士断腕”的政策信号(政策级别提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等等)。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