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郭磊:7月底政治局会议的关键细节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摘要
第一,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关于“十五五”,会议指出它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八个字是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提法的延伸。会议再次强调中国经济的“四大优势”、“两个统筹”,以及“十五五”期间的基本目标。其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共同富裕等提法和十四五一脉相承,“十五五”期的GDP目标应该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平滑性;十四五的“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过渡至“决定性进展”。
第二,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关于短期经济形势,会议判断整体积极,即“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面对一些风险挑战,后续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第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会议强调“连续性稳定性灵活性预见性”,“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是“落实落细”。我们理解政策一则会保持稳增长的基本方向,积极巩固既有稳增长成果;二则会在既有的政策资源和前期框架下,争取政策效果的最大化;三是“灵活性预见性”也保留了视情况推出一些增量政策的空间。在中期报告《穿越减速带,布局新均衡》中,我们对下半年政策的理解是“补充性、接续性的政策”。
第四,关于政策空间,会议精神主要在服务类消费、“两重”这两个领域。前期的“以旧换新”已经释放了商品类耐用消费的弹性;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投资明显是经济的短板之一,FAI的累计同比只有2.8%,所以政策强调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表述没有涉及房地产政策,这一领域未来的政策线索暂不明朗,有待于继续观察。在防范化解重点风险领域的部分,房地产的部分只有城市更新,会议指出城市更新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之前7月中旬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指出城市更新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第五,关于供给侧,政策指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这里涵盖了前期中央财经委会议形成的关于“反内卷”的基本政策路径:即地方招商引资(政绩观)、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存量产能)、竞争秩序(治理价格战)三支箭。和中央财经委会议比较,本次细节用词略有区别,财经委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本次会议表述没有“低价”;财经委会议“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本次会议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可能为了避免执行中的单边化、简单化理解。
第六,关于化债,会议定调较为严格,“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可能和十四五收尾阶段希望巩固化债成果、继续有效控制债务有关。
第七,关于资本市场,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我们理解,“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一则是对资本市场功能性的重视;二则是对“924”以来市场定价修复带给宏观经济、微观预期正反馈效应的肯定。“吸引力”侧重于“谁来买”的问题,比如前期关于长期资金入市的一系制度安排;“包容性”侧重于“谁融资”的问题,前期科创板“1+6”实际上就是包容性思路下的改革。
第八,简单来看,在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的背景下,目前已不同于“924”这样的系统性的增量政策叠加稳增长的时段;而一些中期的政策思路可能会在后续的“十五五”规划中明确,当前这个阶段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政策重点之一是落实好前期政策安排,在部分领域实施做出补充和接续,同时保留灵活性和应对外部变化的余地,确保年度增长目标实现;二是重心适度转向名义增长,改善供求关系,由于前期已经明确将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尽管没有增量定调,这一线索仍存在一定的基本面抓手;三是做好从“十四五”向“十五五”过渡的部分,比如集约化城市更新、隐性债务管控和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等。
正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关于会议精神,我们学习理解如下: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关于“十五五”,会议指出它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八个字是十四五“开局起步”关键期提法的延伸。会议再次强调中国经济的“四大优势”、“两个统筹”,以及“十五五”期间的基本目标。其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共同富裕等提法和十四五一脉相承,“十五五”期的GDP目标应该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平滑性;十四五的“开好局、起好步”进一步过渡至“决定性进展”。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本次会议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关于短期经济形势,会议判断整体积极,即“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面对一些风险挑战,后续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会议强调“连续性稳定性灵活性预见性”,“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提法是“落实落细”。我们理解政策一则会保持稳增长的基本方向,积极巩固既有稳增长成果;二则会在既有的政策资源和前期框架下,争取政策效果的最大化;三是“灵活性预见性”也保留了视情况推出一些增量政策的空间。在中期报告《穿越减速带,布局新均衡》中,我们对下半年政策的理解是“补充性、接续性的政策”。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关于政策空间,会议精神主要在服务类消费、“两重”这两个领域。前期的“以旧换新”已经释放了商品类耐用消费的弹性;会议进一步指出要“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今年上半年投资明显是经济的短板之一,FAI的累计同比只有2.8%,所以政策强调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表述没有涉及房地产政策,这一领域未来的政策线索暂不明朗,有待于继续观察。在防范化解重点风险领域的部分,房地产的部分只有城市更新,会议指出城市更新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之前7月中旬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指出城市更新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
关于供给侧,政策指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这里涵盖了前期中央财经委会议形成的关于“反内卷”的基本政策路径:即地方招商引资(政绩观)、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存量产能)、竞争秩序(治理价格战)三支箭。和中央财经委会议比较,本次细节用词略有区别,财经委会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本次会议表述没有“低价”;财经委会议“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本次会议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可能为了避免执行中的单边化、简单化理解。
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关于化债,会议定调较为严格,“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可能和十四五收尾阶段希望巩固化债成果、继续有效控制债务有关。
会议指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关于资本市场,会议强调“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我们理解,“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一则是对资本市场功能性的重视;二则是对“924”以来市场定价修复带给宏观经济、微观预期正反馈效应的肯定。“吸引力”侧重于“谁来买”的问题,比如前期关于长期资金入市的一系制度安排;“包容性”侧重于“谁融资”的问题,前期科创板“1+6”实际上就是包容性思路下的改革。
会议指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简单来看,在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的背景下,目前已不同于“924”这样的系统性的增量政策叠加稳增长的时段;而一些中期的政策思路可能会在后续的“十五五”规划中明确,当前这个阶段是“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政策重点之一是落实好前期政策安排,在部分领域实施做出补充和接续,同时保留灵活性和应对外部变化的余地,确保年度增长目标实现;二是重心适度转向名义增长,改善供求关系,由于前期已经明确将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尽管没有增量定调,这一线索仍存在一定的基本面抓手;三是做好从“十四五”向“十五五”过渡的部分,比如集约化城市更新、隐性债务管控和地方融资平台出清等。
会议指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按照新发展理念做好经济工作。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关税出现反复可能;转口贸易出现变化;狭义基建下行风险大于预期;“以旧换新”国补资金下半年弹性变小的影响出现;地产销售继续下行
最新评论